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吃薑的好處多多

吃薑的好處多多 (文/ 蕭寧馨)(台大農化系營養學教授)
面對現代各種與自由基氧化傷害有關的慢性疾病,薑具有抵抗調和的效用!
薑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日前因米酒調漲而名氣大噪的薑母鴨、客家名菜薑絲大腸、小吃攤上搭配白切小菜或沾醬的薑絲等,酒吧裡調製的薑汁汽水,節慶用的薑餅屋……薑是各色食物調理愛用的香辛調味料。由於薑的功用是提供風味,平日的攝取量並不高,根據國民營養調查資料來看,薑的用量排名在一百名之外,表示一般人很少注意到菜餚裡的薑,也許進食的時候就已經剔除在外了。就營養價值來看,薑與一般蔬菜一樣,熱量很低,含有豐富的鉀,少量的水溶性維生素,但是因為進食量不多,可能對營養素的貢獻有限。

抗氧化名列前茅
薑的好處不在於提供營養素,而在於它具有多樣的保健功效。最近美國與挪威學者合作,很有系統地評估各種植物性食材的抗氧化效力。在十一種根莖類食材中,生薑的抗氧化效力排名第一,是馬鈴薯或甘藷的十倍以上。不僅如此,生薑的抗氧化效力比多數的蔬菜、水果都高,常見的深紅或深綠色蔬菜,柑橘、檸檬、葡萄等高維生素C水果,抗氧化效力都比生薑略遜一籌,只有石榴與漿果類水果超過生薑的效力。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消除血脂的氧化傷害,此外,澳洲學者的研究指出,薑所含的薑醇類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這些作用都是對抗心血管疾病的利器。

抗發炎 無副作用
薑醇類成分還具有抗發炎的效應。骨關節炎也稱為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體骨頭關節經歷長年使用與磨損,軟骨產生退化的結果,可以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和少數中年人。容易磨損的關節都是承載重量的部位,例如脊椎、臀骨、膝蓋等。除了老化因素之外,運動傷害、長時間連續過度使用關節、先天性關節結構異常、關節炎病史等,也可能造成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會使關節劇烈疼痛,造成行動不便,喪失敏捷俐落。而且骨關節炎會落入惡性循環,患者會避免使用疼痛的關節,關節的運動越少血液循環越差,營養供應不足就更退化。
美國的臨床研究指出,薑萃取物可以減輕關節疼痛,甚至減少止痛藥的服用。研究使用的劑量,生薑是每天3公克,服用三個月到兩年。由於薑的味道強烈刺激,有時會引發腸胃的不適,不過並不會造成傷害。科學家觀察到,服用非固醇類消炎藥者,某些癌症的罹患率較低,因此注意到發炎與癌症可能有相關的機制,動物實驗可見薑醇類具有抑制腫瘤轉移的效應。薑的有效成分比抗發炎藥物複雜,但是沒有藥物的副作用。

抗嘔 孕婦福音
另外,薑自古以來就有止嘔的功用。近年歐美數個嚴謹的臨床研究證實,薑對減少孕婦害喜的症狀和次數有幫助,也可以緩和暈船嘔吐,以及化療引發的噁心嘔吐。這些研究中用的薑是磨粉製成膠囊,孕婦的用量是250 mg膠囊每天4錠,服用四天就可見效。根據婦產科的經驗,約有百分之一的孕婦因為嚴重害喜而必須住院,約三分之一的孕婦會因害喜而使日常生活失序。雖然有一些藥物可以緩和害喜症狀,但是孕婦通常顧慮胎兒的健康,並不尋求藥物治療。薑的使用經驗歷史悠久,多數典籍的記載都沒有毒性,對孕婦也無妨礙,因此,對受害喜之苦的女性或者是一種溫和有效的抗嘔食品。
《本草綱目》記載:「薑辛而不葷,去邪避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和蜜煎調和,無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藥,其利博矣。」換句話說,薑的好處多多,特別是面對現代各種與自由基氧化傷害有關的慢性疾病,都有抵抗調和的效用,應該多加利用。

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吳永志10大健康觀∼∼

吳永志10大健康觀∼∼
1.不要只想尋求快速方法痊癒!

現代人追求快速的生活,用泡麵解決一頓飯,用止痛藥即時消除頭痛,
一有感冒症狀就吃強效的感冒藥來制伏感冒,想打瞌睡就立刻喝杯咖啡
來提振精神。但慢性病並非說來就來,處於生活忙碌的我們長期忽略
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只想用最快速的方法去強制、壓抑這些警訊,
最終讓身體健康惡化,走向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果我們不願意找出疲勞的原因,抱著逃避的心態,
用一天數杯咖啡不斷讓腦袋清醒,將會導致失眠、腎臟病變、
骨質疏鬆和膀胱癌等後果。

所以當身體再次發出警告的訊號如頭痛、頭暈、耳鳴、
眼皮跳、關節疼痛、胸痛、背痛、胃酸倒流等,
請不要忽略它,要找出原因,嘗試吃對的食物,
並認真執行,約三到四個月後,這些症狀都將消失並被根治。
2.不要太依賴藥物,體內自有一套防衛武器!

應建立身體有自癒力的信念我們很多人一生病,就趕緊找醫生開藥治病,
要知道:藥物治標不治本,只有體內的自癒系統才能真正根治我們
身體的疾病。

我們身體內有一副完整的防衛武器──免疫系統,
會將外侵的細菌、病毒、黴菌等,將以阻擋、消滅;
而精密的自癒系統則能修補和治癒一切病痛。
例如感冒時,吃下的感冒藥雖然會將入侵的感冒細菌消滅,
讓免疫系統不用全體動員就打贏勝仗,但如此一來,
免疫系統的軍隊就無法得到完整的作戰經驗,
這將使得敵軍有機可乘,輕易的越過防線,入侵我們的身體。
3.午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很多人以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觀念其實並不正確,
以身體的生理時鐘來說,午餐時間是身體吸收營養的時間,
所以午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4.睡眠休息時,最好關掉房間內的燈光

在美國實驗中,當一個人在晚上十點到凌晨二點的時間內,完全睡著了,
房間的燈卻開的亮晃晃,經過醫療儀器的檢測,自癒系統修補的工作
幾乎等於零,而免疫系統的工作也下降至最低點。

所以說我們想要消除疲勞,得到身體的健康,
千萬不可支用身體的修補時間;只要過了十點到凌晨二點還沒熟睡,
就算睡眠的時間再長,得到的修補和修復也只有一點點,
被破壞的細胞還是無法被修補回來,
而入侵的敵人也有機會在身體內紮根。
5.你的血型決定吃什麼最健康
血型與人體的免疫和自癒系統可說息息相關。
根據醫學統計證實,血型和疾病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A型血型應避免食用奶製品和肉類;
O型血型不建議長期吃素;
B型血型不適合吃雞肉;
AB型血型盡量避免吃雞肉、牛肉。
6.不要害怕曬太陽,多去接觸陽光
陽光的好處多,為什麼現代人這麼怕曬太陽,
外出前一定要塗上一層防曬乳液才敢出門?
那是因為太多的宣傳告訴我們防曬的重要,但大家卻忽略了,
在皮膚上塗抹防曬乳液,雖然能使紫外線不能到達皮膚底層,
卻反而帶來更大的風險,那就是罹患皮膚癌的機率升高。
7.遠離加工食品,才能避免現代人的甲狀腺問題
突然地心跳加快、感覺焦慮、容易緊張、手抖、體重下降等,
這些都是甲狀腺亢進的典型症狀。
不過,甲狀腺的問題,並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
因此現代人常不自覺。壓力可能是誘發的因素之一,
身體長期累積過量的加工食品,也是兇手之一。
8.不要輕易丟掉蔬果的表皮、果核和種子,那才是真正具有抗癌的成分
例如花椰菜,我們都以為花椰菜的營養在花椰上,
因此做菜的時候,就把最粗的菜莖切除掉,但真正具有抗癌成分,
能提升免疫力和自癒力的植物生化素,卻多在最粗的菜莖表皮裡面。

還有像蘋果的植物生化素就存在於果皮下、蘋果心和種子內。
9.不要總是大口大口的喝水
喝水的方式,很重要,一定要小口小口慢慢地喝,
讓身體細胞有充足的時間吸收水分子。
否則大口喝水只會使細胞來不及吸收,就全部跟隨尿液流失了。
10.要留住骨骼,豆漿、蔬果比牛奶好
有些牧場為了不使牛群生病,以及為了刺激更高的牛乳產量,
大量對牛隻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等荷爾蒙。
新的研究也發現,殘留在牛奶中的抗生素與荷爾蒙含量驚人,
已嚴重影響人類健康。
2001年哈佛大學發表11年的追蹤報告卻指出,
每天食用超過2.5份乳製品(一份= 240c.c.牛奶),
比每天食用少於或等於0.5份乳製品的人,
多上34%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

相關資料來源:《吳 永志 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水中壺

水中壺~引用
佛陀率領僧團居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年輕人時常來聽佛陀講經說法。有一天,年輕人愁容滿面,見到佛陀就淚漣漣。
佛陀問他發生什麼事?年輕人說:「我父親生病過世了,我很難過!他是個很好的人,為什麼無法活得長久呢?」
佛陀慈祥地說:「你不是時常來聽經嗎?」
年輕人說:「是啊!只要您在這裏講經,我都會來聽。」
「既然如此,你應該聽我說過生老病死、人生無常的道理。人來世間,歲數總是有限啊!」
「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並不覺得父親已經年老了啊!」
佛陀解釋:「生命的長短,不是以歲數而定,而是他在人間的緣有多長,生命就有多長。」
年輕人又問:「父親捨此身後,是上天堂或下地獄?請您一定要為父親加持,讓他能夠往生天堂,否則為人子的我會很不安!」
佛陀覺得此時說再多道理也沒用,因為煩惱已佔滿年輕人的心:「難得你這麼孝順又有心,我答應為你父親加持,但是你必須依照我說的方法去做。」年輕人很高興地答應了。
佛陀請他去拿兩個壺過來,其中一個壺灌滿油,另一個壺則放一些石頭:「來!現在我們去河邊,你趕快去叫你的親人及鄰居一起過去。」
年輕人很高興地召集親友一起來到河邊,依佛陀指示,將兩個壺輕輕地放進河裏,然後將壺打破。放石頭的壺被打破後,石頭隨著壺的碎片沈下去;而放油的壺,雖然碎片下沈,油卻浮上水面。
佛陀請年輕人和周圍的人用虔誠的心來祈禱──讓油下沈,石頭上升。所有人面面相覷,覺得豈有此理?因為不論如何虔誠祈禱,也無法讓石頭浮上水面或讓油沈下去。
見大家議論紛紛,佛陀微笑地說:「行善就像把油放在壺裏,造惡就像在壺裏放石頭;當生命終了,善業會往上浮升,惡業則向下沈淪,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是靠人加持就可以往生好的境界,就如同石頭無法靠著祈禱而浮上水面。」
「所以,人往生後何去何從,完全決定於自己生前的所作所為。我們要以正確的心態來面對世間萬物,起心動念以及言行舉止都要從善去惡。」


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切作為,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因果循環,即使只是任意踐踏路邊的花草,這小小的行為也會種下一分業因,何況是因一己私欲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
人生的幸或不幸,決定於心念的方向;世間的天災人禍,根源也在於人們的一念心。我們既然與大地萬物共生世間,應該要有一分愛護的心態,發揮慈悲與智慧來增進世間的和諧幸福。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