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2日星期二

乾 淨

最近為了小孩的事煩惱不斷,本已止息平靜的心,又盪起陣陣漣漪,唉..........
正在徬徨無助時,老師適時的一通電話,要我到佛堂擦玻璃?而且要擦"乾" ----擦"淨"!?
當下問號連連?好吧,先不管原因了,老師自有他的道理。

到了佛堂一看,哇......玻璃怎麼這麼髒,而當下忽然間有個念頭產生:「那你的心呢?有它"乾""淨"嗎?」頓時眼框濕潤心中明白老師為何要我來擦玻璃了!就是兩個字而已---"放下"!

擦完第一片玻璃時,老師說:「一片乾淨又透明的"玻璃",若是上面沾了一點"塵埃",對這片"玻璃"有影響嗎?」「那若是整個法界沾上一點塵埃有影響嗎?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這是我聽到老師說完後馬上想到的感覺。所以真的是應驗那句古老名言:「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邊擦邊想著,老師說過,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端看你對這本"經"的態度如何?有捨-有得,不捨-就不得。真的該"放下"了。

洗手間裡的晚宴 ~轉貼~

女傭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舊平房中的一間。她是單親母親,獨自帶一個四歲的男孩。每天她早早幫主人收拾完畢,然後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卻總是被她拒絕。因為她是女傭,她非常自卑。 那天主人要請很多客人吃飯,客人們個個光彩照人。主人對女傭說:「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點兒晚一些回家?」「當然可以,不過我兒子見不到我會害怕的。」「那您把他也帶過來吧。」
女傭急匆匆回家,拉了自己的兒子往主人家趕。兒子問:「我們要去哪裡?」「帶你參加一個晚宴。」 四歲的兒子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一位傭人。 女傭有些不安,到處都是客人,她的兒子無處可藏。她不想讓兒子破壞聚會的快樂氣氛。更不想讓年幼的兒子知道主人和傭人的區別,富有和貧窮的區別。後來她把兒子關進了主人的洗手間。主人的豪宅有兩個洗手間,一個主人用,一個客人用。她看看兒子,指指洗手間裏的馬桶:「這是單獨給你準備的房間,這是一個凳子。」然後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這是一張桌子。」她從懷裏掏出兩根香腸,放進一個盤子裏:「這是屬於你的。」母親說,「現在晚宴開始了。」盤子是從主人的廚房裏拿來的。香腸是她在回家的路上買的,她已經很久沒有給自己的兒子買過香腸了。女傭說這些時,努力抑制著淚水。
男孩在貧困中長大,他從沒見過這麼豪華的房子,更沒有見過洗手間。他不認識抽水馬桶,不認識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聞著洗滌液和香皂的談談香氣,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將盤子放在馬桶蓋上。他盯著盤子裏的香腸和麵包,為自己唱起快樂的歌。
晚宴開始的時候,主人突然想起女傭的兒子。他去廚房問女傭,女傭說她也不知道,也許是跑出去玩了吧。主人看女傭躲閃著的目光,就在房子裏靜靜地尋找。終於,他順著歌聲找到了洗手間裏的男孩。那時男孩正將一塊香腸放進嘴裏。他楞住了。 他問:「你躲在這裏幹什麼?」男孩說:「我是來這裏參加晚宴的,現在我正在吃晚餐。」「你知道你是在什麼地方嗎?」「我當然知道,這是晚宴的主人單獨為我準備的房間。」「是你媽媽這樣告訴你的吧?」「是的,其實不用媽媽說,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會為我準備最好的房間。 」「不過,」男孩指了指盤子裏的香腸,「我希望能有個人陪我吃這些東西。 」主人的鼻子有些發酸,用不著再問,他已經明白了眼前的一切。
他默默走回餐桌前,對所有的客人說:「對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們共進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後,他從餐桌上端走兩個盤子。他來到洗手間的門口,禮貌地敲門。得到男孩的允許後,他推開門,把兩個盤子放到馬桶蓋上。他說:「這麼好的房間,當然不能讓你一個人獨享,我們將一起共進晚餐。」 那天他和男孩聊了很多。他讓男孩堅信,洗手間是整棟房子裏最好的房間。他們在洗手間裏吃了很多東西,唱了很多歌。不斷有客人敲門進來,他們向主人和男孩問好,他們遞給男孩美味的蘋果汁和烤成金黃的雞翅。他們露出誇張和羡慕的表情,後來他們乾脆一起擠到小小的洗手間裏,給男孩唱起了歌。每個人都很認真,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是一場鬧劇。
多年後男孩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帶兩個洗手間的房子。他步入上流社會,成為富人。每年他都要拿出很大一筆錢救助一些窮人,可是他從不舉行捐贈儀式,更不讓那些窮人知道他的名字。 有朋友問及理由,他說:「我始終記得許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小心地維繫了一個四歲男孩的自尊。」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