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引用--別用刻板印象迎接陸客

別用刻板印象迎接陸客
引用網址: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ngreach&aid=1984461
2008/06/24 10:09:11

  隨著包機直航和大陸宣布開放十五個省市的民眾可以來我國觀光後,我方在為七月陸客觀光開始做出準備,但是隨著媒體深入的報導,筆者認為在接待大陸觀光客的問題上,我說最大的問題不完全是觀光設施的問題,而是我們太過於以自己的刻板印象迎接陸客,這樣的結果有可能讓我們的準備效果事倍功半。

  就筆者去中國大陸的經驗來看,此次大陸開放的十五個省市的民眾,能夠來台灣等地觀光的遊客,在中國大陸的內部中是屬於中上以上水準的那一群,這一群人的主力為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後新一代的新中產階級,這些人收入、教育程度較好,以城市地區為主,並由於對外交流機會較多,他們的風格和品味正在逐漸成形,也願意對他們自己喜好的事物花錢,這個群體的人數正不斷增加,而且分布的範圍正不斷擴大,在中國大陸也是當前的消費主力,也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大陸的服務業和飲食文化水準正不斷提高,雖然還離台灣有一段距離,但進步速度之快,也令人感到意外。

  所以面對這一批可能的客源,我們的觀光對策是什麼?筆者在結合去過中國大陸的經驗後,認為最好吸引中國大陸旅客的手法,其實就是突顯我們與大陸的不同處,從這裡下工夫才是吸引觀光客的正途。以筆者的觀點來看,台灣可以吸引中國大陸的地方,第一個是相同的語言,面對以北方官話為普通話的大陸遊客來說,港澳以廣東話為主、外國的語言障礙,都無法使大陸觀光客可以無礙地在當地游玩,台灣既以北方官話為國語,這項語言優勢,可以讓這些潛在客源在台灣幾乎毫無障礙地與在地人溝通,這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其次是正體中文的使用和社會多樣性,大陸自從開放對外交流後,台灣的文化和出版物大量流向中國大陸,現在台灣的電視節目在大陸東南沿海可以自由接收到,再加上這些潛在客源的教育水準,雖然無法流暢地寫正體中文,但是辨識不成問題,筆者常使用正體中文與大陸朋友溝通,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對筆者說他們看不懂,甚至認為自己的簡體中文其實在美感和歷史承載上不如台灣所保存的正體中文,這也是讓台灣可以推銷的項目;而社會多元和多樣性,相對於大陸較為單一的社會現象是最大的不同,甚至還有大陸的參訪團來台灣那都不去,每天只看政論節目、綜藝節目、新聞,這些節目和在大陸就是不同,的確吸引許多大陸人士的目光;
  第三個是台灣是中國大陸的全縮影。由於歷史的因素,台灣是大陸各省市人文風情薈萃的地方,在中國大陸要看各省市的風俗、習慣、思維,必須要在大陸進行大跨度、長距離的旅行,然而在這裡幾乎不需要如此舟車勞頓,再加上台灣已有的原住民文化等,也可以讓大陸遊客在飽覽台灣的漢民族人文風情時,也可以同時看到只聞其名,不見其實的"高山族"(大陸將台灣原住民族稱為高山族,並未將其細分)文化,這些資源加以開發利用,也不失為一個賣點;
  最後是台灣的風景也是最好的資產,台灣是一個年輕的島嶼,因此在小小的土地上,各種的地形交織在一起,特別是海岸風光,更應該是我方的優勢。在大陸除了海南省之外,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你覺得海岸離自己如此接近,在大陸雖然在開發海岸區,但是沒有一個沿海省同時擁有各種海岸地形,在這一點,台灣的風景實在是得天獨厚,實在應該用心規劃和開發。

  其實在台灣用點心,你會發現台灣的觀光資源的確可以吸引大陸觀光客觀光,並且可以給他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我們的準備方式卻讓筆者十分不解,因為我們的準備方式,不但沒有突顯自己的特色,反而弄得和大陸本身差不多。
  第一個是大量印製簡體字的說明、導覽等。這不是說印成簡體字導覽是錯的,但是為了迎合大陸觀光客而印製這種東西欠妥,或許以為大陸人只看得懂簡體字的關係,相關的導覽等只印成簡體字是不對的,而應該重新設計,除了在印刷上力求精美外,至少要印成簡體和正體對照,使導覽的本身都有收藏價值,這或許才是比較好的方式。
  第二個是還停留在大陸觀光客觀光時,還掛上毛像等政治圖騰和象徵迎客。在這一點筆者是大大地不以為然,誠然國共之間的對峙是一個賣點,但也應該以展覽館的方式為之,例如眷村博物館等,使大陸的人了解到當年國共對峙空氣最烈時,隨政府來台的基層人士生活文化,這也可以和濃縮的大陸各省市習慣結合;然而卻看到商家開始掛上毛像、五星旗、中共的標幟物等,則這樣的迎客方式完全不對,大陸人對毛還是有一定的感情,但是年輕人已經認為他只是一個歷史人物,除少數人以外,不會對毛有任何的崇拜,同時在大陸各地也有"紅色旅遊"的行程,透過對"革命老區"的觀光,了解共產黨的發跡史,結果我們居然布置得和"紅色旅遊"環境差不多,這樣子能夠顯得與大陸不同之處嗎?(但如果南投等地可以展出當年台共想在台灣革命的根據地,筆者倒是贊成,因為這也和中共的革命史仍是不同的。)
  第三個是最大的迷思,還停留在台灣美食文化。台灣有些旅遊路線仍停留在大陸飲食不行的刻板印象中,許多行程還是以飲食為核心,甚至筆者在導遊口試的問題上,口試員還問我說如何推銷台灣美食,在這一點上,筆者必須要強調一點:大陸的飲食文化的確不如我們,但是進步的速度令人咋舌,同時台灣也有部分品牌前往大陸設點,飲食文化早已交流,而且在大城市中,由於大陸各省市的人在當地生活,飲食文化也在交流,因此現在兩岸的差距早已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樣子。

  上述的問題還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別提我們的觀光農業幾乎和大陸城郊農村進行的"農家樂"週休行程沒什麼差別,台灣要迎接大陸客人,最重要的應該是做好品牌,表現我與大陸的不同之處,如果還以刻板印象迎接大陸遊客,那麼大陸的旅客會認為自己在大陸內部旅遊就好了,何必特別花錢來台灣觀光,等到回去之後就對自己親友大大數落台灣的觀光情況,試問這樣子會有大陸遊客願意再來嗎?因此迎接陸客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夠用我們的刻板印象來迎接大陸觀光客,這樣子真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