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星期三

台灣四季性的水果

春季水果:

西瓜 -西瓜營養豐富,维生素C含量也高,中醫認為,西瓜性寒味甘,还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等功效,因此是夏季的最佳水果。

桃子 -清津味甘,肥良果( 多食易消化不良,應洗淨)

蓮霧 -解熱,利尿,寧靜神經作用( 加鹽可以幫助消化)

枇杷 -枇杷的果實並沒有特別的作用,消化不良或胃容易脹氣的人最好不要吃,而且吃的時間最好是在上午、中午以前,過了晚飯就不要吃了;但,枇杷葉對呼吸器官而言,卻是一帖良藥,呼吸器官虛弱的人,只要有心地由秋天到冬天將枇杷葉煎煮,喝它的汁,就不會感冒了。吃枇杷不論什麼體型都可以吃,但是胃弱的人就應禁食,晚飯後更不可吃。

李子 -李子是酸的,所以下腹突出體型的人不宜多食。 腰圍豐滿體型的人,若胃擴張時,可以用李子當飯後水果,量宜少;駝背體型的人,當食慾減退時,隨時都可以吃一些;下腹突出的體型,只有在食慾不振時,偶爾可以吃一點。

夏季水果:

芒果 -可治療暈車, 嘔吐, 熟果肉可敷火傷,開水燙傷,止痛消炎,易過敏,有外傷不宜多食

葡萄 -葡萄果實含豐富營養成分,主要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維他命(A、B1、B2、B12、C 、E等)、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食品纖維素、卵磷脂、菸鹼酸、蘋果酸、檸檬酸、尼克酸等有機成分;尚含鈣、磷、鐵、鉀、鈉、鎂、錳等無機成分。根及藤葉含膠質、鞣質、糖類、碳水化合物;藤葉尚有各種有機酸類成分。

葡萄食療對於心性、腎性及營養不良性等水腫及胃炎、腸炎、痢疾、慢性病毒性肝炎、疹、痘瘡有效。能補諸虛不足,延長壽命。葡萄乾為營養食品,有滋養、健胃、益氣功能,適合於虛弱體質者食用,能開胃增進食慾,並有補虛、止嘔、鎮痛功效。

龍眼 -乾的對 健忘, 心跳不正常,神經衰弱之失眠,有療效且滋補(隔水煮,不可多食)

百香果 -百香果全身是寶,根、莖、葉均可入藥,百香果汁酸甜可口,具有消炎止痛、強身活血、消除疲勞、幫助消化、醒腦、醒酒、降脂、降壓、鎮靜安神、生津止渴、防止動脈硬化及治療青春豆之功效。

水蜜桃 -水蜜桃肉甜汁多,含豐富的水份,含鐵量極豐,能增加人體血紅蛋白數量;可溶性的纖維,有豐富的維他命C,可以降低糖份的吸收;且含有不少可以幫助調節血壓和心臟的跳動的鉀,也可以幫助預防中風的疾病且有低卡路里、低脂肪的特性。水蜜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份、蘿蔔素,蘿蔔素可以幫助中和自由基(游離基)的壞細胞,預防癌症的發生。

秋季水果:

蘋果 -治便秘(少), 治下痢(多),滋潤皮膚,清潔牙齒

柳橙 -滋潤健胃,強化血管, 可預防心臟病、中風、傷風、感冒和淤傷

葡萄柚 -可生津止渴,消暑,消除疲勞, 降血壓,助消化, 美容, 潤膚減肥

番荔枝 -補血健肺,促進血液循環, 心臟衰竭者可多食(已燥熱者不可多食)

柚子-清燥熱, 通便, 消口臭, 腸中惡氣,解酒(性寒,易腹疼,貧血,多痰不宜多食)

冬季水果:

草莓 -利尿止瀉,強健神經, 補充血液

蛋黃果 -俗稱:仙桃 營養成分極高,尤其是豐富的糖分,食後入體燃燒則生熱量,可取代其它水果類糖質攝取的不足。在炎炎的夏天裏,偶爾冰涼食用,可消除暑熱,甘涼潤肺,散結通腸。
 蛋黃果由於糖分高,孩童在飯前不宜多吃,否則恐有影響正餐之虞。另患有寒滯性之胃疾,亦不可多食,否則易感悶積不快。

洛神葵 -洛神葵可當藥用,種子有強壯、利尿、緩瀉之功效;肥厚萼片有清熱、解渴、止咳、降血壓等效用,更是製造花茶的最佳食品,洛神花茶性味較涼、寒,其色及味類似酸梅茶,酸中帶甜,對虛火上升、高血壓、全身倦怠者飲後可消暑、降火、提神解勞;未成熟果花煮湯汁當飲料喝,一日飲用數次可驅除寄生蟲及利尿。再因其含有果酸、果膠,可去油膩,如果不加任何糖類,它具有不錯的去脂功效,又其內含大量維生素C則有抗氧化、美白肌膚的效用,故其減肥及養顏美容的效果是有口皆碑的。



四季性水果

香蕉 -

1.預防或治療高血壓:香蕉內含鉀,可使過多的鈉離子排出,使血壓降低。
2. 增加免疫力,預防癌症: 香蕉內含Lectin,Lectin是一種蛋白質,在免疫系統 上,可以進一步刺激T細胞分化,增強人體的抗癌的免疫力,而且它在腸胃 道會直接被吸收,不像其他蛋白質會被分解,所以更具抗癌功效。
3. 富含纖維,預防便秘:香蕉含許多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體積, 幫助排便。

番茄 -蕃茄的含鐵量豐富,可以預防貧血,穩定血壓,而且可以幫助消化(可促進胃液分泌)、美容皮膚(使膚色紅潤),因為它的內含物(谷胱甘肱)可以減少黃黑色素的形成和沉積,也可以使沈著的色素減退和消失,所以也可去除黑斑。此外,蕃茄含有大量維他命C,可將蕃茄切開,輕擦有雀斑處。

鳳梨 -對人體組織有強壯作用,可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果肉磨擦皮膚可治出汗過多

番木瓜 -煮肉時加幾片木瓜可以加速爛熟,敷臉可除去黑斑, 雀斑美化肌膚,胃腸患者烹飪時加未成熟木瓜少許,可助消化, 治潰瘍, 外傷用生木瓜,連皮磨成漿狀敷上,易癒合,是最佳的減肥水果

番石榴 -營養價值為果品之冠, 種子鐵的含量為熱帶水果之最, 果皮可治糖尿病


台灣各季盛產蔬菜水果

春(農曆一~三月)

蔬菜:辣椒、高麗菜、大頭菜、山東白菜、天津白菜、青椒、彩椒、白(綠)花椰菜、紅蘿蔔、洋蔥、甜豆、碗豆、玉米、芹菜、萵苣、山藥。

水果:芭樂、番茄、梨子、木瓜、甘蔗、蓮霧、紅豆、青棗、枇杷、柳丁、草莓、茂谷柑


夏(農曆四~六月)

蔬菜:辣椒、瓠瓜、絲瓜、苦瓜、冬瓜、菜豆、蘆筍、筊白筍、洋蔥、萵苣、瓢瓜、小黃瓜、大黃瓜、佛手瓜、龍鬚菜、山蘇、竹筍、莧菜、空心菜、地瓜葉

水果:桃子、李子、櫻桃、木瓜、蓮霧、桑葚、葡萄、西瓜、綠豆、薏仁、鳳梨、芒果、龍眼、檸檬、釋迦、百香果、火龍果。


秋(農曆七~九月)

蔬菜:苦瓜、秋葵、菱角、蓮霧、辣椒、栗子、冬瓜、四季豆、地瓜葉、紅棗、菊花

水果:柚子、梨子、柿子、木瓜、蘋果、蓮子、甘蔗、葡萄、杏子、火龍果、楊桃、番石榴

冬(農曆十~十二月)

蔬菜:青椒、高麗菜、白菜、大頭菜、白(綠)花椰菜、芹菜、紅蘿蔔、白蘿蔔、甜豆、菠菜、芥菜、長年菜、番茄、萵苣

水果:柳丁、橘子、椪柑、綠棗、甘蔗、草莓


參考資料
http://home.kimo.com.tw/yyjyyj68/fruitR1.htm

http://www.smses.chc.edu.tw/~kingqaz/peace/viewthread.php?tid=443

值得醫師推薦的養生食品-桑椹

值得醫師推薦的養生食品-桑椹

桑椹又稱桑果,桑果是在一月開花,二月結果,三月至五月採收,成熟的果實為紫黑色

桑椹所含的酸味是蘋果酸。桑椹含有十八種氨基酸,同時還含有多種維他命,如維他命B1、B2、C、A、D和胡蘿蔔素,葡萄糖,果糖,蘋果酸以及鈣質、鐵質等,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作為醫療的輔助食品,有益於控制血糖、血壓、尿酸、血脂肪。

【藥性】
桑椹味甘性寒,入心、肝、腎三經。

【療效】
滋腎補肝,安魂鎮神,聰耳明目,養血怯風,生津止渴,利水消腫,解酒烏髭。

【文獻記載】

1.《本草經蔬》載:桑椹者,桑之精華所結也,其味甘,其氣寒,其色初丹後紫,味厚於氣,合而論之,甘寒益血而除熱,其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無疑矣。
2. 清代名醫王士雄在《居飲食譜》一書提到:桑椹子可滋肝腎、充血液、怯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大。
3.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指出:桑椹搗汁飲,解酒中毒。
4.《本草備要》中記載:桑椹甘涼,利五臟關節,安魂鎮神,聰耳明目,生津止渴,利水消腫。
5.《中藥大辭典》記載:桑椹具有明目聰耳、利五臟、治關節痛、止咳化痰等藥效,如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裨益甚大。

【分析】

1. 桑椹所含的酸味是蘋果酸。桑椹含有十八種氨基酸,同時還含有多種維他命,如維他命B1、B2、C、A、D和胡蘿蔔素,葡萄糖,果糖,蘋果酸以及鈣質、鐵質等,營養成分十分豐富。
2. 桑椹有黑白之分,入藥以黑者為佳,中醫處方稱為黑桑椹。生用或熬膏均可。生用可以生食果實,或飲用桑椹原汁。
3. 摘取桑樹根莖,洗淨,去外皮,晒乾後,即成為中藥的「桑白皮」,桑白皮對於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氣喘、咳嗽、或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皆有療效,是相當常用而且效佳的中藥。

【應用】

1. 桑椹中鐵和維生素C含量高,這兩種元素和造血有關,所以桑椹是補血佳品,婦女產後或長久勞損血虛體弱者宜食之。而神經衰弱及及失眠症患者,氣血往往比較虛弱,因此,食用桑椹也大有益處。
2. 桑椹能加快胃液的分泌,促進胃腸蠕動,所以消化不良、厭食及飯後腹脹腸嗚者宜食桑椹,以利消化。
3. 桑椹能提高細胞免疫弁遄A桑椹煎液有激發淋巴細胞轉化的作用,藉由提高細胞的數量和質量,升高免疫球蛋白的濃度,並增強吞噬細胞活性,以促進免疫活性,達到提升機體抗病的作用,所以對抗癌是有助益的。
4. 少年白髮由於先天不足或後天肝腎虧損者,可長期服用桑麻丸(桑椹、黑芝麻),使白髮轉黑、脫髮再生。
5. 桑椹還有治療風濕疼的作用。本「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道理,桑椹能養血,故能去風,因此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6. 凡飲酒過量,大醉嘔吐不止者,一次服用桑椹原汁一大杯(約500c.c.),能迅速解酒止嘔。
7. 治療青春痘,每日飲用桑椹汁,連續二個月。尤其是經常便祕、火氣大、睡眠不好,致滿臉痘痘者,效果特別顯著。治療期間不熬夜,飲食以清淡為要,忌吃辛辣、燥熱、油炸物、花生、油膩食物。
8. 桑椹是男科補腎妙品,對於性機能失調,屬於寒熱混雜,不能服食峻補腎陽藥物者,長期飲用桑椹汁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補充精力,還可增加持久力及堅硬度。


註: 資料來源:賴清旭中醫師的生活中醫資訊網

參考資料
http://www.santos.com.tw/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6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