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星期四

菩薩的三種力量~轉貼~

菩薩的三種力量
所謂「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因為無明生起,否則大地眾生都具足與佛陀平等的德相,只是覺得與佛陀同樣的清淨平等的德相,因一念無明生起,讓我們的內心生出三種很微細的煩惱。所以一念無明生三細,細是粗細的細,生出很微細的煩惱,這三種就是貪、瞋、癡。這三種貪、瞋、癡,使我們的內心生起無明。

隨著這三種無明,後天的習氣,人與人之間彼此分別心,生起互相對立,彼此爭端不斷不斷地發生,所以變成心亂,世就亂,人心亂了,世間社會就會亂。佛陀來人間就是要告訴我們人人皆有如來的德性,人人心清淨,人人都是佛。

要做為一個菩薩要有三種力量。第一種是自力,凡事不能勉強,要自己發心立願;所以師父常說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有福,就是去付出,只要你有心,就可以時時付出造福人群,其實造福人群是為自己積福,付出要自己自願,有願才能生出力量。靠己力。自己要發願,自動發心。

第二就要佛力。佛,就是覺,若不是佛陀來娑婆世界發現天地宇宙真理,能體會人生的苦難,他的慈悲、智慧,四十九年間的說法,我們怎麼知道路要怎麼走呢?佛陀所說法,能啟發自己的佛性,所以人人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我們如果常常遇到困難時,這念佛心要做為警覺,所以人人要以佛為模範,因為我們要學佛,所以這是佛力。以佛陀的智慧、慈悲的願力,來提醒我們日常的生活要付出。

第三、以眾緣平等力。,以委員與委員間,慈誠與慈誠間,都是來自不同的環境,人人都要平等,不要有分別心。

我們要互相感恩,「三力」一起,就可以【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我們在每一位眾生身上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種下很多功德。整體美是從個體開始,所以大家要顧好自己的氣質、禮儀。現在開始要學好,把習氣去除,把好的形象建立起來;自己的佛性調好,以後再來就是莊嚴無比倫。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威儀,待人接物等等,都要用最虔誠、敬重的心來面對每一天的人事物。可以如此的話,就是不退轉的人間菩薩。

没有评论: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