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星期四

進廟拜菩薩 應作如是觀 ~轉貼~

進廟拜菩薩 應作如是觀
http://www.amtb.org.sg《聯合早報》報導: 這兩三年來,新加坡的佛教徒數量有明顯的增長,有超過總人口一半還多。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也是一個令人反思的現象。喜的是人心向善、向上,這是人類希望的曙光;思的是信者何所信,何者為善,如何行善?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到道場裏來,不知也不問所敬者是誰,見像總是大把的燒香,狀似虔誠的膜拜,口中念念有詞,聽之不知所云,問之不知所求,究之不知所向。總覺得滿天神佛是他的依靠,能夠讓他有安全感,這也是現代人的可愛,也是可憐之處。
佛法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在各自的生活、工作領域內,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去端正思想、改變心態,提高人生境界,昇華心靈素養,以期達到斷惡修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目的。本著這樣的一個宗旨,佛法在傳播的過程中,所有的言教與一切有形的設施,都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這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苦心孤詣、匠心獨運,也是他們"但願眾生得離苦"大慈悲心的具體落實。所以我們要正確並且善巧地認識佛法當中的種種設施,以避免信佛是迷信的譏嫌。即便不是學佛的人,也應當善意地、正確地理解,以避免誤會。我們要去認識自己所不瞭解而又時常要面對的事物,切不可以不知為知,那樣往往會阻礙自己的進步。
"佛像"是佛弟子緬懷佛陀,並以之引發自己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的教具--教學工具,所以拜佛(像)不是"偶像崇拜"。如果沒有從思想上接受佛陀的教誨而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的話,禮拜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體育鍛煉,但在智育與德育上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內心有對佛的至誠恭敬,表現在外的是合掌禮拜、供花供果等表敬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謂依教修行供養,是最真實的供養。
佛陀的教誨從何處得到呢?佛陀的教誨有身教與言教。我們生在釋迦牟尼佛兩三千年後的今天,就現在來說,佛陀的言教就是林林總總的經、律、論三藏典籍,身教就是種種不同的造像,看得懂的人,就能夠領會這種不言之教。所以佛像不是偶像,他是佛陀教育的載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希望我們從不同的造像當中不但領略 其造像藝術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從中領會佛陀的教誨,汲取精神食糧,以期達到陶冶純善性情,淨化美好心靈的教育目的。
假如我們到一所佛教道場去參觀,尤其是傳統的中國寺廟,像我們新加坡有百年歷史的古剎蓮山雙林寺,占地面積最大、金碧輝煌的光明山普覺寺,林友最多、活動最多的佛教居士林,我們會發現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造像,不但有形相相同而(手印稍別)名稱不同的佛像,還有表情接近而裝扮不一的菩薩像,還有更多看似古怪而和藹可親的阿羅漢像,還有全副武裝、威風凜凜現天將軍身的諸多護法神像......不明白的人以為佛教是泛神論,是低級的宗教,這真是誤解"如來真實義",不能明白歷代傳法大德的良苦用心。
本文就我們到佛門道場中常見的造像進行淺顯的介紹,希望對於初入佛門與準備進入佛門,以及無意間踏入佛門者有一點幫助。
一、護法金剛
當我們走進一座頗具規模的傳統的中國佛寺,首先映入眼簾的第一座建築物是"天王殿"。不過有些規模更大的佛寺,進入天王殿之前還會經過一道或者兩三道"三門"。"三門"確實有三個門,一般是三門並立,中間大兩邊小。中國古代的佛寺大多是建在深山之中,有所謂"天下名山僧占多",所以"三門"也寫成"山門"。三門裏兩邊一般都供奉著兩尊面目猙獰,手執金剛杵的護法金剛,世人根據《封神演義》中的戲言名之為"哼哈二將",在經典中是沒有根據的。
路過三門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進入佛門的第一堂課是三皈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三者被喻為是眾生暗夜中的火炬,迷途中的舟航,能引領我們走向光明,過上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所以稱之為"三寶"。"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迷惑顛倒回頭,依靠覺悟智慧;從邪知邪見回頭,依靠正知正見;從五欲六塵回頭,依靠清淨無染。所以"三門"就是"覺、正、淨"三門。我們進入道場,是不是具備高度的警覺、正確的認識和清淨的心靈,兩位護法金剛就像機場的安檢人員一樣,正在用精明的眼睛注視著每一位進入道場的人。"保護覺正淨,退除迷邪染"是他們的職責,我們就要進入道場,檢視一下自己具足覺正淨嗎?不然的話,在這兩位經驗老到的安檢人員面前,你會原形畢露的。
二、彌勒菩薩
走過山門,進入第一座正殿。因為裏面供奉著四大天王,所以一般稱之為"天王殿"。但是,坐在正門口迎接大家的卻是挺著偌大肚皮,滿臉嘻笑的布袋和尚--彌勒菩薩。所以我們也會在一些道場看到"彌勒住處"或"兜率天宮"字樣的匾額。"彌勒"是梵語,華語譯為"慈氏",這是菩薩的姓,經仲介紹為"阿逸多",華語譯為"無能勝",所以華語全稱應為"慈無能勝",由此可知菩薩的慈悲心無可比擬。據《彌勒下生經》介紹,彌勒菩薩是我們這個世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示現成佛的來下生佛,現在他住在欲界第四天兜率內院中,等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兜率天人之壽)之後,降生人間示現成佛,龍華三會廣度眾生。但是在這期間,他也不是不到人間來度眾生,只是不以佛的身份出現而已。中國佛教史上的傅大士、布袋和尚是眾所周知的彌勒菩薩化身,不為人知道的肯定還有更多。
今天我們在大多數道場中所見到的彌勒菩薩造像都是布袋和尚造像,這個形像起源五代時期的"契此和尚"。當時在浙江奉化出現一位肥頭大耳、大腹便便,拖個大布袋到處行化的法師,本名契此,但大家都歡喜稱呼他"布袋和尚",既形像又親切。他把別人所給的東西,統統投入布袋。有人問他佛法大義,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雙手自然下垂,笑嘻嘻的一言不發站在那裏。問者若有所悟,明白這是讓他放下。再問放下之後又如何,他就卷起布袋背在肩上揚長而去。問者望著他遠去的身影,微微點頭,知道法師教他放下自己,提起眾生。最後布袋和尚在奉化雪竇寺示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的偈告訴大家他的真實身份。往後道場中的彌勒菩薩都是造布袋和尚的形像,寓意非常深刻。
布袋和尚整天笑嘻嘻的坐在門口迎接一切人,是教導我們學佛要笑臉迎人,不可以愁眉苦臉。大大的肚皮代表包容,對於世間的善惡美醜要清清楚楚而又能夠包容。用平等的心態、歡喜的儀容面對一切社會大眾,所謂"生平等心,成喜悅相",這樣會給善人以鼓勵,給惡人以警惕。
我們還見到一種在布袋和尚身上圍著、趴著五六個嬉笑顏開的小孩兒,搔癢的、挖耳朵的都有,布袋和尚挺著碩大的肚皮笑嘻嘻地坐著。如果把他理解為老爺爺含飴弄孫,那就把他淺解了。人在世間,被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圍繞,時時刺激著你的感官,為之所動六道輪迴去矣,不為所動則可漸趨解脫,所謂"汝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布袋和尚不正是做這一種示現嗎?
進入天王殿向彌勒菩薩問訊之後,用歡喜、平靜的心右繞佛殿,因為我們在經上常常讀到"右繞三匝",所以我們也應該右繞才合禮節。
三、四大天王
彌勒菩薩兩側是四大天王,背靠背供奉著韋馱菩薩。四大天王與韋馱菩薩都是全副武裝的古代將軍裝扮,但是每位所持的兵器卻各不相同,因此所代表的意義也就各不一樣。當代淨空法師對四大天王的表法意義多有闡述,非常的巧妙深入。
東方持國天王,代表負責盡職。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很負責任地把自己本份的責任與義務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定能夠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盛世景象,這是持國天王教導我們的。南方增長天王是教我們進步要求我們在盡職、負責的前提下,更要精益求精,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和睦溫馨,工作更有效率,古人所謂"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如何才能做到既安守本份又不斷進步呢?後面兩位天王教導我們實踐的方法:西方廣目天王教我們要多看北方多聞天王教我們要多聽。多看、多聽能開闊視野,拓寬心胸,又能豐富知識,增長智慧,這就是古人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了這樣的積澱與經驗,學問、智慧、德能、才藝還能沒有進步嗎?我們的身心狀況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工作就會做得更加出色。一人如是,一人受益;一家如是,一家興旺;一國如是,國富民強。
四大天王手裏所拿兵器各不一樣,所代表的意義也就各不相同。東方持國天王手上拿著琵琶,琵琶是絃樂器,弦一 定要調到適中,才能彈奏出美妙的音樂,否則緊了則容易斷,鬆了就彈不響。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操之過急,當然也不能鬆懈懶散,否則都將一事無成。儒家講中庸,佛家講中道,都要把握住恰到好處。因循退縮固然不能成就,但對什麼事都講求"速成"的現代人,別忘了古有明訓"欲速則不達"。
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劍在佛法代表智慧,所謂以智慧劍斬煩惱絲。告訴我們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要用智慧去辨別紛紛擾擾的世間萬象,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往往誤事,理智的掌控才能做到恰當的抉擇。
西方廣目天王身上纏著一條龍或者蛇,把它的頭握在手裏。龍跟蛇都是代表著變化,俗話說"神龍見首不見尾",這代表瞬息萬變的社會。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也就是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尤其是現在人常常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這種速度。處在多變的社會當中,不跟著變就會落伍,跟著變又會窮于應付,無論怎樣努力總會讓你感覺趕不上潮流。廣目天王手握龍蛇,就是教導我們在多變的社會當中要掌握不變的原則,正是佛家所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只有掌握住不變,才能夠在既精彩又無奈的複雜社會中從容不迫,氣定神閑,不管外面怎樣驚濤駭浪,你都能夠處變 不驚;不管社會風氣怎樣的江河日下,你總能夠把根兒留住。
北方多聞天王手裏拿著一把傘,在我們的觀念當中,傘能夠遮風擋雨,防紫外線,這是對身體的照顧。由此引申,我們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五花八門的思想借著鋪天蓋地的網路通過各式各樣的媒介悄無聲息地走進千家萬戶,就在你夢與醒的邊緣,情不情願的當口,一次次地侵襲著你、改變著你、腐蝕著你,當你被蠶蝕得千孔百瘡,體無完膚的時候,抱著鈔票欲哭無淚,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多聞天王的傘蓋就是提醒我們在經歷資訊洗禮的當兒,要知道保護自己,對送到你面前的所有資訊不要照單全收,看它是否經得起你不變原則的衡量,經過多次的考驗之後,符合標準的也要小心接收,否則當然是拒之門外。孔老夫子教導顏回克己復禮,要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做起,這無疑是我們現前保護身心健康、防止污染的最佳保護傘。我們在四大天王面前燒了香,磕了頭,如果能想到這些,做到這些,那就香沒有白燒,頭沒有白磕,這又何迷信之有?
四、韋馱菩薩
與彌勒菩薩背靠背的是韋馱天將。他本是南方增長天王部下的八大將軍之一,是四大天王麾下三十二將軍之首。唐朝道宣律師感得他現身護法,常常見他身著甲胄,合掌恭立,寶杵橫放臂上。自此以後,中國的道場中大多立此天將軍身的韋馱菩薩像。據經中介紹:韋馱菩薩是賢劫千佛中的最後一尊樓至佛的示現,由此也可以證明"一佛出世,千佛擁護"的道理。
韋馱天將雖是四大天王的部下,但在傳統的寺廟中卻得到特別的尊敬。傳統寺院的早晚課誦中,早課的末後是祝韋馱儀,唱韋馱贊;初一、十五的午供中,除了大雄寶殿、祖師殿、伽藍殿、香積廚之外,還有韋馱殿。韋馱天將為什麼會得到如此的殊遇呢?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各自衛護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四大部洲,勘察民心厚薄,維持社會秩序,類似現代社會紀檢與軍警部門的領導人。而韋馱菩薩發願專門護持佛法、護持道場、護持出家人,北俱盧洲沒有佛法,所以他只是"三洲感應"。對於正法道場,真心修行的出家人,他是絕對的盡心護持,他的感應故事在中國的寺庵山志中的記載不勝枚舉。淨空法師講經時說:出家人一心修道,不募捐、不化緣,可能會過的清苦一些,但絕不會餓死。如果餓死一個真心修道的法師,韋馱菩薩應受撤職查辦之處分。所以韋馱菩薩得到出家人的特殊禮遇不是沒有原因的。
五、釋迦牟尼佛
禮拜過韋馱菩薩之後,轉身向上,遠遠便可望見一座巍峨雄偉的高大建築,真可謂層樓綺殿,這是整個道場的中心,也是整座建築群的中心,這就是"大雄寶殿"。"大雄"是對所供之佛的讚歎與尊敬,因為他的所做、所為、所念、所想非世間的英雄豪傑所能為,所以用"大英雄"來稱呼他。中國人好簡,就稱之為"大雄"。"寶"同樣是讚美之詞,一是讚歎所供之佛是世出世間甚奇稀有之大寶,一是說明構成殿堂的材料乃是眾寶合成,猶若極樂世界之講堂重閣皆為七寶所成之義。"殿"是建築物,一般用於聚會、會議等大型活動,猶若今天的機關、禮堂。大雄寶殿即是供奉創教的根本老師釋迦牟尼佛的地方,也是整個道場的活動中心,如朝暮課誦、傳戒、講經等活動,大都是假借這座殿堂舉行。
大雄寶殿一般從外觀上看,多為兩層的樓閣式建築,但進去之後卻發現只是一座高大的禮堂,根本沒有二樓可上,縱然在沒有電的年月,它的通風與光線都是足夠的。這種格式深具佛法的意義,外觀是二層,這代表真俗二諦;裏面只是一層,代表真俗不二,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是離開俗諦之外別有真諦。現代人都重視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如果能夠學到即能創造財富而又不為財富所累 ,深深明白擁有財富是福報,善用財富是智慧,不要反被自己所創造的財富推向痛苦的深淵。利用自己的福報與智慧,為社會大眾帶來沒有後遺症的光明與喜樂,這只有真正明白真俗不二的人才能做得到。
大雄寶殿本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禮堂,但是我們進去之後,會發現這裏供奉的不只是釋迦牟尼佛,等你參觀完整個道場之後,更會發現這裏是供奉最多佛菩薩造像的地方。正當中是釋迦牟尼佛,或三世佛、三身佛,兩邊是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背後一般是海島觀音,或者是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一般人進去之後,逢像必拜,磕頭燒香,巡禮一周出來,大汗淋漓,淚流滿面,其實這並非感極而泣,而是煙熏所致。無怪乎有許多人批評佛教是迷信,是泛神論,這是他們的不瞭解,也是這些煙霧造成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形像呢? 我們知道佛法是教育,如果不關乎教育,佛門根本就不會做這些無謂的陳列,所以這些佛菩薩造像,是高度藝術化的形像教育器材,都具有很深刻的表法--表顯覺悟之法的意義。總的來說,佛像代表性德菩薩、阿羅漢形像顯示修德。性德是我們本來所具備的清淨本然、真善美慧的品德,但是現在因為煩惱習氣而迷失了,不能發揮它本有的作用。但迷失並非真的失去,可以通過修德--恰當而有效的方法來恢復它的本來面目。猶如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在源頭的地方是清清純然的澄淨之水,可以飲用,可以沐浴,怡悅身心,陶冶性靈。離開源頭之後,經過許多自然的、人為的洗禮,越來越失去它本來的純淨,而變成散發出種種異味的濁水,不但無用而且有害,讓人望水興歎。這種狀況如果不妥善治理,會殃及人類生存環境的諸多方面,所以必須要通過正確的方法,還原它本自清純的本質,我們方得其用。源頭澄水猶如性德;被污染的濁水雖依然是水,但已失去它本來的作用,這就好比我們純善的性德被煩惱習氣所浸染一樣,掩蔽了它至純至善的本能。治理的方法就是修德,修整調治我們充滿種種煩惱痛苦的身心,恢復它原本的清淨、自在與安祥。
佛像的安祥與恬靜是性德的流露,而且除了個別的手印、姿勢不同之外,佛像的臉龐、體態與神采都是同樣的慈悲祥和,雍容華貴,這表示"佛佛道同",每尊佛都親證了圓滿廣大的性德,性德是共同的。菩薩像雖也同樣具備安和與雅靜,但還是不及佛止於至善的圓滿,所以菩薩表因位,還是在修行的路上繼續向無上覺道邁進。阿羅漢也是出三界的聖人,但是沒有佛菩薩悲天憫人的愛心,只願獨善其身,無意兼善天下。雖然他們所斷的煩惱與十信位的菩薩相等,但是智慧與福德卻是遠遠不及。所以我們看阿羅漢像,大都呈現出瀟灑、飄逸、自在、悠閒的樣子,具有閑雲野鶴式的逸采。如果比照中國古時候的說法,佛就是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聖人,菩薩是漫漫覺路上下求索的賢人,阿羅漢是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
佛像的供奉與配置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薩,表法的意義很明顯,佛表性德,菩薩表修德。我們常常看見的釋迦牟尼佛像,多是以迦葉與阿難兩位尊者為脅侍。年老的迦葉尊者在釋尊座下是頭陀(苦行)第一,年青的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一位是心法(宗門)的傳持者,一位是經教(教下)的結集者;一位是真修實幹(行)的代表,一位是深入經藏(解)的表率,行解相資,方能克顯能仁、寂默之德。也有的是以文殊、普賢二位為脅侍的,同樣的道理,文殊表解,普賢表行。
"釋迦牟尼"是梵語,"釋迦"華文譯成"能仁","牟尼"華文譯成"寂默",佛是覺悟的聖人。釋迦是姓,牟尼是名,佛是學位。能仁是慈悲,寂默是清淨。釋尊是古印度迦蟟羅衛城(今尼泊爾南部)淨飯王的太子,母親是摩耶夫人。他曾經從城的四門出去遊玩,見到老、病、死、沙門等現象,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所以萌發了出家修道尋求解決人生問題的願望。二十九歲出家修道,開始了六年的苦行生活,日食一麻一麥,形體枯瘦,心身衰竭,還是沒有成道,明白苦行不是成道的方法。於是放棄了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的乳糜。恢復體力後,到菩提伽耶村,用吉祥草鋪成座位,盤腿打坐,端身正念,靜心默照,思惟解脫之道。四十九天後,在十二月八日破曉時分,豁然大悟,當時才三十歲。從此以後就開始了他一生義務的社會教育工作,足跡踏遍恒河兩岸、印度各地,乃至今天世界各地,無論男女貴賤,有教無類。
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的名號也是他在這個世界教化眾生的宗旨與方針。娑婆世界的眾生普遍的缺乏仁慈,沒有愛心,而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沒有條件、沒有企求的遍施仁愛,是對我們這個世界崇尚冷酷、喜歡暴力的眾生的教育,告訴我們用暴力不可能禁止種種的怪、力、亂、神,反而會滋生和助長層出不窮的牛鬼蛇神。只有以廣大的愛心,去回報世間可愛之人,去包容世間可憐、可恨之人,古人說"仁者無敵",真正具有廣大愛心的人,沒有與他敵對的人,這不正是我們眼下所祈求的和平、安定與繁榮的世界嗎?
"能仁"是與人相處之道,用真實的愛心,去真誠地關懷、熱心地幫助、沒有條件地愛護一切眾生;"寂默"則是高度的自我修養,寂是滅除一切煩惱,默是煩惱滅除之後清淨無為的心態。落實到我們的當下,把我們自私自利、貪嗔癡慢的心淡薄一些,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熱情冷靜一些,時時迴光返照,檢點自己的修養與智慧有沒有增長,煩惱有沒有平息,痛苦有沒有減少。逐漸做到多一點為別人想,少一點為自己想;多一點愛別人,少一點愛自己;多一點為人,少一點為己,這就是在實踐仁慈博愛、恬淡寂默的釋迦牟尼的教誨。
當我們在頂禮膜拜釋迦牟尼佛的時候,無論他是坐像、立像,做什麼樣的手印,我們都應當這樣去觀想。然後把這種思想貫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於身則心地清淨,於人則又能遍施仁愛慈悲,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宇的中心,縱然是很小的道場,只有一座殿堂,也會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名之為大雄寶殿,顯示出佛弟子不忘根本老師,更顯示出慈悲與清淨是佛法的根本教誨。從現在保留下來的古代叢林來看,一般是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中軸,再因地制宜而配置其他殿堂與房舍,殿堂作為供奉其他佛菩薩像之用,房舍則是修行人的栖棲止之所。
六、藥師琉璃光如來
藥師琉璃光如來,又譯作藥師如來、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願王,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他在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具足諸根,莊嚴身相,終而導入解脫,依此願力而成佛,成就淨琉璃世界,莊嚴猶如極樂世界。藥師佛在因地時的大願大行與東方淨琉璃世界之莊嚴清淨,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有詳細的說明。
藥師佛的形像,左手執持藥器(又作無價珠),右手結三界印,身著袈裟,結跏趺坐於蓮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將。此十二神將誓願護持藥師法門,各率七千藥叉眷屬,護佑受持藥師佛名號的眾生。又一般流傳之像為螺發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日光、月光二位菩薩在藥師佛的淨土中,是無量大眾的上首,是一生補處之菩薩。
現在很多人稱念藥師佛為"消災延壽藥師佛",由此也可看出眾生念佛的基本心態,是希望消災免難、益壽延年,這種想法不能說錯誤,但是所做所為似乎不能相應。所以我們看見很多人念佛,不但沒有消災,反而是福不雙至、禍不單行;非但沒壽命綿延,而且英年早逝,這又作何解釋呢?總的說來,這是有念佛之名,沒有心佛之心、行佛之行所得的果報。以凡夫心念佛,雖然有種種的企望,並沒依據佛陀的教誨而改變以往的種種作為,依舊我行我素,這樣就依然還是隨業流轉,不會因為念幾聲佛號而改變本來的命運。所以禮拜、稱念藥師佛,是效法佛的大願與悲心,做大醫王,為一切眾生療治心病。心是正報,身體與環境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心病好了,其他一切都會跟著轉變的。我們現在雖然還不能作大醫生,但可以先作護士,以愛心守護與我們有緣的眾生,用佛法為他們消除恐怖與不安,帶來身心的安寧與詳和。能為別人消除恐慌,自己一定心安理得,縱然遭遇一些波折,心裏依然感到欣慰,這不正是佛菩薩的心懷嗎?以這種心態念藥師佛不會沒有感應的。

七、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意譯為無量壽、無量光。經仲介紹,在過去久遠劫前,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時候,當時有一位國王名叫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把王位禪讓與別人,做了妥善的安排,而跟隨佛出家,名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座下修行。由於他先天的稟賦與後天的精進"悉皆第一、無能逾者",所以發了殊勝圓滿的四十八大願。又經過五劫之長時的至心精進,在世自在王佛的大威德神通協助之下,對十方諸佛剎土進行了詳盡而嚴密的考察,于其"功德莊嚴之事,明瞭通達,如一佛剎。"此後又不斷積功累德,而在距今十劫之前,圓滿成就無上佛道,號阿彌陀,成就清淨莊嚴的西方極樂世界,歡迎十方世界眾生移民到他的國土,繼續進修,當生成就無上佛道。阿彌陀佛的因地願行與果地上極樂世界依正環境的莊嚴,在《大乘無量壽經》裏有詳盡的介紹。
我們最常見的阿彌陀佛造像,是左手持蓮華,右手垂下作接引狀的立像,很有耐心的癡癡等待著每一個迷途知返的遊子!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他的二位得力助手,"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所以一般造像也是以二位菩薩為其脅侍,並稱西方三聖。很明顯觀世音表慈悲,大勢至表智慧,只有清淨、平等的大智大悲,才能夠顯示出無量壽的莊嚴殊勝。
在佛門裏,自從東晉廬山慧遠大師倡導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以來,念佛之風曆久而彌盛,以致于形成中國民間"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風氣,不管信不信佛,都知道阿彌陀佛名號。佛門裏各宗派修學的經典與方法固然各不相同,也不必求同,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各宗派早晚課誦的內容卻不約而同的一致,早課以普門品、楞嚴咒、十小咒,稱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為主;晚課則以《阿彌陀經》、阿彌陀佛聖號為主,最後都是回向西方極樂世界,由此可知阿彌陀佛的影響可以說是無遠弗屆,有佛法的地方沒有不知道阿彌陀佛的;而現在縱然沒有佛法的地方,通過種種有意無意的管道,也有許多人都知道阿彌陀佛。
我們曾經與新加坡旅遊協會合作,專門為導遊開辦"佛教文化講座",說到學佛人為什麼張口閉口阿彌陀佛,見人打招呼阿彌陀佛,拿起電話阿彌陀佛,再見阿彌陀佛,感謝阿彌陀佛,道歉也阿彌陀佛,連不小心被嚇一大跳也是阿彌陀佛,許多人疑惑不解,被念的發愣犯傻。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是真實的念佛人,要求自己時時處處心不離佛 、佛不離心,而且還能提醒同修莫忘念佛,為初學人創造聽聞佛聲的機會,所謂"一曆耳根,永為道種。"
如果再淺一點解釋,逢人念阿彌陀佛,就是祝福對方健康長壽,清淨快樂,因為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無量光才能光彩照人,無量壽才是真正的長壽。所以用"阿彌陀佛"代替Hello與人打招呼,如果對方明白這個意思,他會非常感激;縱然不明白也沒關係,"阿彌陀佛"也一樣起到了打招呼的作用。
八、四大菩薩
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九華山地藏菩薩代表大願(孝道),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愛心),五臺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所以這四位菩薩在中國佛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縱然不是在這四大名山,一般比較大的道場也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大都有單獨供奉的殿堂。
地藏菩薩,"地"是大地,"藏"是寶藏,大地能承載萬物,含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是現代人所共知的事實,用來形容我們的心地也含藏無量寶藏,要以孝道來挖掘。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裏,為我們介紹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宮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世尊圓寂之後、彌勒菩薩成道之前,在這一段沒有佛教化的時代,用孝道代替佛教化眾生。並介紹菩薩在無量劫前為婆羅門女、光目女時,為了救度生前造諸惡業而墮入惡道的母親,而發大誓願,後人總結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當然是實有其處,但是在這個地方,它也是表法,表世間最苦之處,所以凡是至極苦難的時間與處所,都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場所。因此地獄當然是他救度眾生的場所,因為這裏最苦。但並不僅限於地獄,所有有苦難的地方都有地藏菩薩的身影。比如世間的種種天災人禍,人們常常形容為人間煉獄,當此之時,所有來幫助這些受難者人們,不都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嗎?
我們常見的地藏菩薩的形像有多種,一般廣為流傳是(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形的)出家人形像,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執錫杖,或坐或立於蓮花上。唐朝新羅國王族出身的僧人金喬覺,在玄宗時泛舟渡海來到中國,經過安徽池陽時,見九華山峰巒起伏,林木蓊郁,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得到當時山主閔公的護持。閔公之子又跟隨他出家,法名道明;後來閔公又禮其子道明和尚為師而出家。數十年後,金喬覺以九十九高齡示寂,肉身不壞,全身入塔。因為他生前篤行地藏菩薩的行願,所以後人便把他當做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來尊敬。現在九華山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就是當年金喬覺的修道處。後人為紀念閔公護法之功與道明和尚傳法之德,於是就把他們塑成一僧一俗作為地藏菩薩的協侍。
佛法是師道,但師道是建立在的孝道基礎上,否則佛法也無以成立。所以《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三福,三福中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法的基礎。地藏菩薩所教導我們的就是孝養父母,孝養父母不但是衣食的供養,還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要讓父母身安、心悅、志趣超邁(佛道),這才是世出世間之大孝。孝是子女對父母的倫常義務,推而廣之,對子女要慈愛,對兄長要恭敬,對弟妹要友愛,對朋友要講信義,這是把孝道落實到不同的物件上,正是孟夫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說的更究竟,"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所以"孝名為戒",對一切眾生沒有孝順奉養之心,就是犯戒。所以把地藏菩薩的孝道提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觀世音菩薩,是華人社會中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受歡迎的一位菩薩,真可謂是婦孺皆知,人皆歡喜。套一句俗話來說,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佛教,有佛教的地方沒有不知道觀世音菩薩的。唐朝時候,為避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而簡稱觀音菩薩,相沿成習,所以世人多稱觀音菩薩。
因為菩薩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眾生苦,時刻不忘為眾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樂,經上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眾生多苦,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苦交煎,正希求一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輔助與指導,而菩薩普運智悲,"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億化閻浮",真可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菩薩以其平等普遍廣博的愛心,贏得了"戶戶觀世音"的擁戴與尊敬。
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中,以耳根圓通,而被文殊菩薩揀選為二十五圓通中第一圓通,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觀世音菩薩是他所參訪的第二十位善知識,善財到補怛洛迦山菩薩住處,菩薩為他解說"大悲行法門"。《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敘述菩薩觀世音眾生種種苦難,隨時隨處,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予以救濟。凡是遇到危難的人,稱念菩薩的名號,他會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以上三部大經中專門敘述觀世音菩薩的篇章,夏蓮居老居士把它合編在一起,名之為《觀音三經》,這是我們瞭解觀世音菩薩的經典依據。
菩薩隨類現身,應機說法,應化無方,眾多的感應的事蹟,是歷代藝術家創作的素材,尤其是畫家描繪的物件,因此在佛菩薩形像之中,是以觀世音菩薩的造形最為豐富繁多。這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突出的是慈悲心重,而社會也呼喚真實愛心,所以他得到最為普遍的熱誠。唐朝以後,觀世音菩薩多被塑畫成女性形像,以此來表現他的慈悲。我們知道母親是嬰兒的依靠,是遊子溫暖的避風港灣,遊子思鄉那是對母愛的依戀與呼喚,因此古德希望用母性的大愛來表達菩薩對一切眾生若赤子的慈悲。所以不可以把觀世音菩薩當作是女性菩薩,要知道這是慈愛的象徵。在很多觀世音菩薩的感應故事裏,菩薩也大多以女身示現,這是眾生對無私之愛祈求的感應,也是菩薩形像多是女像的原因。
中國民間根據《華嚴經》"五十三參"中善財童子到補怛洛迦山觀世音菩薩住處參訪他的說法,結合他在浙江定海縣東舟山群島的感應事蹟,便認定這裏就是菩薩在中國的住處,名之為普陀山。沿襲下來,這裏便成了信眾朝拜觀世音菩薩的聖地。根據同樣的典故,而有了"童子拜觀音"的形像。又有人把善財童子,與《法華經》中的龍女,共同做為觀世音菩薩的左右協侍。現在我們最常見到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千手代表神通,千眼代表智慧,表示菩薩眼到手到,有能力隨時隨處應眾生之所感而前往救助。
世間人歌頌母愛是偉大而無私的愛,是付出不求回報的愛,但這種愛心只限於自己的兒女,是以深厚感情為基礎的愛。正是如此,世間常有因愛成害的非愛之愛--溺愛,所以愛需要理智。菩薩的慈悲,是真誠理性的愛心,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沒有絲毫的企圖,等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的兒女,以愛心呵護之,以智慧調教之。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要以文殊菩薩的智慧為先導,以免蹈溺愛之覆轍。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是梵語音譯,意譯為妙德、妙首、妙吉祥。菩薩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經常出現在般若系的經典之中,與普賢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經典中常說菩薩是七佛之師,是諸佛之母,這是說般若智慧是諸佛的老師與母親,眾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果,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現世間。但是般若智慧無形無像,不可觸摸,很難用言語表達,真可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得已而用文殊做代表,給中下凡夫一個形像的比喻,希望藉此而理解般若是佛道之必須。如果因此而執定有一位菩薩文殊是佛師佛母,不解經典言外之義,只讓諸佛徒歎奈何,正中孟子所譏:盡信書不如無書矣!
經中有說東方清涼山是菩薩行道化眾的道場,中國的信眾便以山西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久而久之,這裏便為信眾們朝拜文殊菩薩的聖地。我們常見的文殊菩薩造像,是座跨青獅,手持如意(或寶劍、蓮華等),頭戴天冠身披瓔珞衣著飄逸雍容華貴柔和雅靜的天人像。獅子是獸中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之說,因此經中常常把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它作為文殊菩薩的座騎,則是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更進一步,則是形容(諸佛的)般若勝智,勝過一切菩薩之分證、聲聞緣覺之偏證、一切凡夫之不證。如意的頭是彎回來的,表示回頭方能如意,所以叫"回首如意。"
文殊菩薩的智慧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要保持高度的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佛門有句話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而又說"慈悲出禍害,方便出下流",為什麼會因為同樣的慈悲與方便而有不同的結果呢?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智慧,有智慧為先導的慈悲與方便,能長養菩提,接引眾生;沒有智慧的慈悲與方便,是非仁之仁,只能滋生煩惱,讓自己愈趨下流。經裏說菩薩的六波羅蜜,是"般若為眼,五度為盲",所以佈施等五度以般若為導,便是波羅蜜--圓滿功德,否則便很難不淪為出下流的方便。
地藏菩薩的孝敬,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都要有文殊菩薩的智慧作為指導,否則淪為愚孝與溺愛難免禍害及身!有普度一切的願心與悲心,可以說是有了心理上的調適與準備;又有智慧的抉擇,是有了理論上的指導,就更要進一步的提升到普賢菩薩的大行--實踐上,成佛之道就圓滿了。
普賢菩薩,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菩薩,是菩薩最高行門的代表。經中說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而且純一妙善,所以稱作普賢。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普賢菩薩,菩薩給他說十種廣大的行願,善財童子因此而圓滿成佛,所以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十大行願是普遍而廣大的修學原則,是佛法中一切行門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薩成佛的必修課程,因此有說道"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一切眾生依此行願而圓成佛道,一切諸佛依此行願而教化眾生,因此在因地的菩薩稱為位前普賢,位後普賢是倒駕慈航諸佛的稱呼。由此可知,普賢菩薩是代表普遍而廣大的修行方法,人人依之而行都是普賢菩薩,因此不能執定他只是一尊菩薩而已!
中國的信眾根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所說:西南有山名曰光明,普賢菩薩游處其中,便認定座落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境內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我們常見的普賢菩薩像,大多是頭戴寶冠,身披彩衣,手持蓮花,華上置經,面如滿月,乘坐六牙白象的天人像。象的特徵是力大而穩重,所以常用來形容菩薩的修行勇猛而穩健,不急不躁,徐徐疾進。像是白色,表心地清淨;表菩薩以六度含攝萬行,牙尖破障,不為一切障。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菩薩,與毗盧遮那佛,同稱為華嚴三聖
在華嚴會上,特別強調行門的重要性,尤其是到了"入法界品",以很長的篇幅記載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表演。四十《華嚴》就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而且是它的完整版本,名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是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由此可見普賢行願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普賢菩薩的地位之崇高,所以有所謂"普賢是長子,文殊為庶男。"。"行"就是落實,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到日用平常中。普賢行願是行門的總綱領,總結為我們常常讀誦的"禮敬諸佛"等十大願王。教導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心存恭敬,稱揚讚歎世間一切善人善事,沒有分別地以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供養眾生,時時處處深刻反省、修正自己的心念與行為,對於好人好事以滿心的歡喜樂觀其成,禮請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長時間地傳播有益於社會大眾的教學,並且把所做的點滴功德都回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願同一切眾生同成無上菩提、圓滿究竟覺道,而且要求如是存心、如是行持,要盡未來際無有疲厭。
佛法修學分成信、解、行、證四個層次,行是把所信、所解落實在自己的心行上,而後才能證實所信所解,否則正如清涼國師所說"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中國古人說"先行其言",沒說之前先做到,而後說了人才相信。又說"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由此可知,行(落實)對於我們多麼重要,這正是普賢菩薩所代表的,這也是他在佛法當中地位崇高的原因。
地藏菩薩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觀世音菩薩的仁慈博愛、關懷一切,文殊菩薩的甚深般若、廣大智慧,要得到普賢菩薩的大行--踏踏實實的做到,才算是真實的孝慈與智慧。所以四大菩薩即是中國佛教的特質,也是佛陀教育的全體。
九、十八羅漢
阿羅漢,俗稱羅漢,是梵語音譯,是指內在修養極高,思相見解純正 (殺賊),而且已經不會像凡夫一樣在三界六道中流轉,安住寂靜的境界中(無生),有資格接受人天的禮敬與供養的聖人(應供)。我們供養這樣的人,能夠獲得大福報,所以稱之為"福田。"經典中記載世尊在世時,賜命十六位證得這種境界的聖者不要遷化,常住世間,作為世人培福的對象。後來傳到中國,由盛傳於世的畫作"十八羅漢圖",就是由原來的十六羅漢,加上達磨多羅尊者與布袋和尚,或者是降龍、伏虎二尊者,相傳習久,而變成十八羅漢,就是我們現在在許多道場大雄寶殿裏所見列於兩側的十八羅漢。又有根據經典常有"五百比丘"、"五百聲聞"之說,塑造而成的五百羅漢群像,更是栩栩如生,氣象萬千,限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
阿羅漢的特徵是獨善己身,但是當年跟隨在世尊身邊的阿羅漢們,協助世尊弘化四方,所謂"外現聲聞儀,內秘菩薩行",所以稱之"大阿羅漢。"我們向他們學習的是,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內在的涵養,有緣就出來幫助社會大眾,否則就專注于充實自己,進德修業以待機緣,所謂"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己身。"
十、祖師
祖師殿與伽藍殿一般是分列在大雄寶殿兩側稍前的位置,是為東西配殿。祖師殿供養各宗派自己的初代祖師,或歷代于本宗有發揚之功的先德,如禪宗道場供初祖達磨、六祖慧能,淨土宗道場供慧遠大師像,意義都是一樣的,這是中國"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思想的繼承,也是為了勉勵後人而立的典範。告訴我們不可以狂妄自大而辱沒先人,縱然有所成就,也是前人為我們打好了良好的基礎,否則有何成就可言?所以不忘先人,繼承祖宗的成法,所謂繼往開來,沒有昔日的辛勤,怎有今天的成功?沒有今天的默默,何來明日的光明?
十一、伽藍
"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意譯為眾園。原意是指僧眾所居住的園林,後來出家人所住的寺院一般也稱作伽藍。隋唐之後,佛寺中多於東配殿中立護法(神)像,通常是以給孤獨長者、祗陀太子、波斯匿王為主,輔以伽藍十八神或關羽等像,名之為"伽藍殿";後世又大多只供關聖帝為護法神。關帝,原名羽,字雲長,三國時蜀漢的大將,勇猛過人,義薄雲天。因為他素重情義,秉性忠直,所以名垂青史。據《佛祖統記·智者傳》所載:隋代天臺宗智者大師曾經在湖北玉泉山入定,定中見到關帝顯靈,把山上一處風水絕佳而崎嶇不平之地整治平坦,用來供養大師建寺弘法。後來又向大師求受五戒,而成為正式的佛弟子。從此以後,很多道場就把他列為伽藍(寺院)中的護法神。明神宗時,曾被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因此,後代民間多尊稱為"關聖帝君",或略稱為"關帝"。
其實供養護法之像,並不是祈求他的保護,而是心存厚道,念念不忘幫助過自己的人,所以智者大師供奉關帝很合理,但後人供奉關聖帝,大概是祈求保佑的多吧!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凡是對我們學問、道業、修養乃至生活上有所幫助的人,都應當心存感激,知恩報恩,所謂"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滴水之恩尚且如此,何況人家的悉心照顧與幫助呢?否則便是忘恩負義,縱然在關公面前把頭磕破,他也只會撫髯哂笑而已,說不定還會怒目圓睜,斥責座下這不知恩義之人。
佛法是教育,道場是學校,其所有一切設施,皆有精深 博大的教學旨趣。我們來到道場,應當是來學習的,縱然沒有聽經聞法,面對這些無言的設施,也應當作正思惟,心領神會而受益良多。如果我們能如是觀察,雖然悄無聲息,何嘗不是諸佛玉音圓唱?正是所謂:此處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

没有评论: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