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8日星期一

照顧車禍養母 小六生獲孝行獎


照顧車禍養母 小六生獲孝行獎
2007/12/23
獲得孝行獎表揚的李佳穎小妹妹(左),與爸爸李建隆快樂合影留念。記者林秀明/攝影【聯合報╱記者楊芷茜/台北報導】
時機歹歹,社會愛心卻不曾斷絕。台北市民政局昨天表揚54個積極推動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團體,同時表揚96年孝行獎6位得主,其中有2位國小六年級學生孝行可嘉,並列年紀最小得獎者。
民政局指出,95年度各團體捐資累計達7億264萬8130元,其中有21個宗教團體捐款超過1000萬元。行天宮逾1億200萬元的捐款金額,高居年度之冠;龍山寺捐出8000多萬元,名列第二。
另有松山慈祐宮、關渡宮、松山慈惠堂、基督教救世傳播協會、保安宮、士林靈糧堂、台北基督徒林森南路禮拜堂、基督教女青年會等,捐款均超過2000萬元,並將款項全數用於寒冬送暖、協助低收入戶、認養貧童午餐費、發放救濟金等公益用途。
其中士林靈糧堂不僅協助本地困苦民眾,還組成跨國愛心義工隊,每年遠征尼泊爾、西藏等地,提供義診醫療與心靈輔導,將台灣愛心散播到國際。
就讀碧湖國小六年級的李佳穎,因父親經商失敗,祖母中風,家中突遭多重變故而陷入危機。
小小年紀的她不僅未受打擊,反而主動幫媽媽分擔家務,放學回家就煮粥給阿嬤吃,空暇時還自製便當,送給擔任汽車駕駛的父親;成熟、貼心作為令師長親人十分感動,榮獲今年孝行模範獎。
同樣就讀國小六年級的王姓孝行模範學生,曾因家暴事件而轉學,現與養母相依為命,家中生計來自於養母擔任代賑工的微薄薪資。今年8月養母突遭車禍,全身多處受傷,右腳打了2個多月石膏,不僅工作暫停,連生活自理能力都受影響。
王姓學生擔心養母無法做飯,每天從學校打包剩下的營養午餐,晚上2人一起吃。還主動幫養母擦澡,養母說,「她幫我擦澡時,我感動到眼淚一直流。」

没有评论: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