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8日星期一

故事PO上網 番薯伯生意變好了



故事PO上網 番薯伯生意變好了
2007/12/04
「楊梅番薯伯」劉火吉與太太辛苦賣地瓜的故事,在網路傳開後,生意搶搶滾,他說地瓜都沒有用化學肥料,烤給客人吃都誇香甜。記者楊德宜/攝影【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縣報導】
桃園縣中壢市補習班老師彭及忠今年三月起,為窮困的番薯攤販劉火吉、黃美妹夫妻開設「楊梅蕃番薯伯」拍賣網頁,敘述兩老辛苦賣番薯的故事,不少網友被感動;「地瓜生意變好了,好多電話打來一百斤、兩百斤的買」,劉火吉驚訝網路的神奇。
「楊梅蕃薯伯」拍賣網頁不定時更新劉火吉近況,包括九月颱風淹水造成歉收,以及劉火吉上月初動白內障手術,暫時沒辦法賣番薯,要再等一個月。
四十歲的彭及忠說,他高中時就認識劉火吉的長子,多年前劉家次子投資失利跑路,長子在大陸工作,與在花蓮當老師的么子分擔債務,兩老不想拖累小孩,六年前開始種番薯自力更生。
七十歲的劉火吉與六十五歲的黃美妹,住在楊梅鎮山下彭屋的鐵皮屋,家具擺設簡陋,電器也老舊不堪。兩人在山區種番薯,黃美妹說,住在台北的地主借他們種番薯,「地主說,不然也只是長草」。
每周三天清晨六時,劉火吉夫妻開著破舊的小貨車,到新竹縣竹北的路邊賣番薯,「開車去只要半小時啊,新竹的田攏蓋房子,去那比較好賣」,中午回來整理番薯田到晚上七時,收成時一個月約可賺三萬元。
「我沒有用化學肥料,種的番薯很醜,但客人都說很香很甜。」黃美妹說,每當番薯賣不掉,「攏煮薑做湯吃,可以吃好幾餐。」
彭及忠見劉火吉的番薯,常常賣不掉堆在屋角爛掉,「我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們,所以就做兩塊招牌掛車上,也在網拍上打廣告」。
「我們沒用過電腦,不知道什麼是網路」,連國小學歷都沒有的老夫妻驚訝發現,自從彭及忠上網幫忙打廣告後,四月起突然很多電話訂單,「有台北來的,還有桃園、新竹」,大多是賣地瓜稀飯、炸薯條的業者。
黃美妹說,彭及忠幫忙賣番薯,還常來與丈夫聊天,「像我自己兒子一樣,比我兒子常回來」。

没有评论:

搜索此博客